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 > 党群工作 > 学习资料 正文

这十年|习近平的“学习课堂”

发布日期:2022-07-15 来源: 作者: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没有也永远不会辜负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望。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推出系列创意互动特稿《这十年》,重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与您一起感受大国领袖的魅力。

  “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把学习作为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的重要途径,在学习中倡导学与思、学与问、学与用的结合,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以学资政特色。

  这十年,他主持近百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或请专家授课,或亲赴基层一线,学习内容涉及党和国家在新时代面临的诸多重大课题;这十年,他数十次踏访红色革命圣地,将中国革命历史视作“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这十年,他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学习提高的方式和倾听民意、体察民情、解锁问题的“钥匙”,调研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

“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们党从来就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犹记得,2012年11月17日,党的十八大闭幕后第三天,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学习。有媒体评论:以“学习开局”传递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的学习传统的新行动信息。

  2013年3月1日,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特别强调。

  这是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就领导干部的学习问题发表专门讲话,对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都作了深刻阐述。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带头学习、率先学习,为不断提高全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作出了表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近百次,每次学习不仅是停留在获取知识层面,更与治国理政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联系。

  2014年12月5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区域扩展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

  2019年6月24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的首次集体学习主题为: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

  …………

  与此同时,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2013年9月30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迎来一批特殊的访客。这里成为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课堂”。

  在一个多小时时间里,习近平等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同志在3D打印、集成电路装备、生物和健康等展区认真观摩,同科研人员亲切交谈,询问增材制造、大数据、生物芯片、量子通信等技术自主研发应用情况,上了一堂生动的“创新课”。

  彼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在展示中心会议室主持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除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了五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频度之密、力度之大,放眼百年党史都不多见。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党员干部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思想再动员、初心再觉醒、使命再升华,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鲜明特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因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

“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把中国革命历史比喻为“教科书”。

  2013年7月11日,河北西柏坡,细雨蒙蒙。正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书记来到这里。

  从西柏坡纪念馆到毛泽东旧居,再到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总书记看得认真而仔细。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前,他认真听取工作人员讲解,不时询问有关情况。

  “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 在同当地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时,一连串的问题,反映了总书记在学习中的思考——

  “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

  在座谈会上,总书记对这些问题都作了阐释,并深刻指出,“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数次踏上红色革命圣地,从红色历史中追寻初心,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营养,思考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2017年6月21日,总书记到山西考察。其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总书记从北京直飞吕梁,随后驱车一个半小时到达兴县。

  山西考察首站选在兴县有何深意?从总书记的行程安排中可窥知一二——向晋绥边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瞻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就坐落于兴县县城西7.5公里的蔡家崖村,曾是贺龙元帅及八路军120师生活和战斗过11年之久的根据地。

  在这里,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同村民和游客们亲切交流。

  在江西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总书记说“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在湖南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广西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总书记告诫全党“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一片片镌刻红色记忆的土地,如书似卷,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

  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调查研究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他曾说:“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无论是在地方还是中央工作,调查研究都是习近平贴近群众、解锁问题的一把“钥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我们看到过他坐在炕上与百姓话家常、问冷暖;看到过他舀起老乡家的一瓢水尝滋味;看到过他卷起裤脚,冒雨考察作业码头;看到过他与干部群众围坐一张方桌,谋划脱贫、发展之策……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围坐在一起,共话脱贫攻坚。

  2019年4月15日,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

  面朝大山,一个方桌,几条长凳,一个座谈会开在脱贫户马培清家的院子里。总书记说:“我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他笑着补充了一句:“这次到重庆来,就抽查你们这一个点。”

  你一言我一语,乡亲们争相发言。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倾听,不时插话。

  历经7小时,总书记专程到一个贫困村“解剖麻雀”。离开华溪村,回到重庆市里,已是深夜。第二天,一场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为主题的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在脱贫攻坚关键时刻,以问题为导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再作部署。

  一段段难忘的场景,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记录下习近平总书记这十年考察足迹。

  他走得远——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一一走到,实地指导脱贫攻坚;

  他看得全——住房、养老、就业、医疗、教育,对百姓关心事念兹在兹;

  他问得细——“一年收入多少”“建新房多少钱”“粮食够不够吃”“孩子上学要走多远”……

  他想得深——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破局开路,决战脱贫攻坚怎样精准施策,建设生态文明还有哪些短板,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总书记这样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也这样率先垂范。

(来源:共产党员网)


上一条:这十年|习近平倡导的工作方法

下一条:习近平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全文)